学会90周年
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崔向群院士在中国天文学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辞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2-10-30     【字号:

尊敬的程东红副主席、尊敬的李静海副院长、尊敬的何权副省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和天文界的同仁:

在我们乘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之东风,承前启后、开拓进取,信心百倍地朝着一个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天文强国前进的这样一个令人鼓舞和振奋的形势下,我们高兴地迎来了中国天文学会九十华诞。

在过去的十年里,经过天文学会几届理事会的不懈努力,特别是第十届理事会的极大努力,终于在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大会上,成功获得IAU第28届大会主办权。在第十一、十二届理事会、国家组织委员会和地方组织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8月,IAU第28届大会成功地在北京召开,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3000多名天文学家齐聚北京,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天文学科前沿、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这是我国自1935年参加IAU77年来,第一次举办全世界天文界的盛会,是中国天文学会成立90年以来的一件空前的大事,标志着我国天文学进入到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新阶段。

从第十届理事会开始,中国天文学会每年举行一次学术年会,已经成制度,参会的人数近年已达500人左右。这对促进天文研究和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将起重要的作用。

最近十年来是中国天文学界成就最多、天文观测设备发展最快的时期。在观测设备方面,最大的一项成就是建成了LAMOST。这是中国天文学家创新的望远镜,也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和光纤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LAMOST的工程规模、难度和技术先进性都与当前国际上最大的8-10米望远镜相当,它的建成使我国初步具备了研制30米级望远镜的能力。LAMOST近期的先导巡天已发布四十八万条光谱。它有望在宇宙大尺度结构、暗能量研究、银河系的结构和演化、特殊天体的证认和发现上取得重大成果。2010年,500米口径球面主动反射面射电天文望远镜 (FAST) 作为国家大科学装置立项建造。它具有我国创新思想、并是目前世界上单天线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是一台高灵敏度、配备了多波束接收机的大射电望远镜,利用贵州喀斯特洼地为台址,在2016年建成后有望在厘米波到米波的波段的观测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在空间天文与高能天体物理方面,具有特色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也已在2011年立项,若能按计划在2014年发射,这将是我国空间天文零的突破。

近十年来,我国天文学中伽玛射线暴余辉和能源机制、宇宙结构形成的数值模拟、银河系磁场、通过恒星丰度探索银河系化学演化,太阳磁场结构和演化5项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天文光学非球面技术、主动光学实验装置和3毫米波段多谱线系统也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有6篇第一作者为我国天文学家的研究论文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

我国天文学家通过国际合作观测发现了宇宙线中电子能谱在300-800GHz处的超量现象,有可能是暗物质湮灭产生的。论文发表在Nature上后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重视,为了更深入地支持这项研究,我国已决定研制一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器(DAMPE)卫星。中国天文学家排除了那些能够取代暗能量的空洞模型,证实Gpc径向尺度以上的哥白尼原理;发展了暗物质晕三轴椭球模型;首次测量了星系的成团强度随星系恒星质量的变化关系,测量数据被广泛用来限制星系形成理论模型;提出了恒星形成率测量的一种新方法等。

经过二十多年预研的太阳磁场高分辨观测的深空太阳天文台(DSO)有望在近期立项;在国际上时间、空间和频谱分辨能力最高的中国频谱射电日象仪(CSRH),将于2014年建成;口径1米、世界上最大的真空太阳望远镜(NVST)、能同时获得白光、Hα、10830?单色像的光学/近红外太阳爆发探测望远镜(ONSET)、全日面太阳磁场和Hα像的太阳光学和磁场监测系统(SMAT)都已经建成并投入观测。在研究方面,我国在太阳矢量磁场的观测和分析、日冕磁场外推、磁流体理论与数值模拟、太阳小尺度磁场、太阳活动区大气的光谱诊断、重大太阳活动事件的全球性尺度特征、太阳射电宽带动态频谱精细结构、日冕EIT波、太阳活动预报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

我国天文学家通过国际合作,用美国的甚长基线干涉阵(VLBA)的观测,证明了银河系中心射电源Sgr A* 的大小是1个天文单位,并得到它的密度值,为Sgr A*是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在高能天体物理研究中还发现了致密天体最内吸积盘振荡和耦合的观测证据,并首次在暂现黑洞双星中发现了爆发峰值光度和宁静等待时间的经验规律;发展了黑洞的径移主导吸积盘理论;首次提出了间断型喷流形成的磁流体力学模型。首次提出两区域的吸积盘模型等。空间方面,中法合作的伽玛暴多波段探测卫星-空间变源监视器(SVOM)和伽玛暴偏振探测项目(POLAR)也已立项。

在行星科学方面,建立了包含海洋、大气和内部电磁场贡献的非刚体地球章动理论模型;将传统的地球内部重力势和形状理论推广到任意形状的类地行星。通过引入地形因素,重新归算出一套新的激发地球自转变化的全球大气角动量序列,已被国际上采用。建成了近地天体望远镜,成为国际上小行星巡天观测领域的重要力量。此外还利用地学手段研究了地外样品,为了解行星、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依据。

我国射电天文学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进展。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探测宇宙再电离的大型低频射电阵列21CMA,以及由四个VLBI台站和上海VLBI数据处理中心组成的中国VLBI网,为我国的探月工程做出了重大贡献。具有先进设计的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也于前天举行了落成典礼。

在天体力学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地球卫星分析解的构造和应用,提出了取消沿用约50年的轨道坐标系,使用历元平赤道坐标系构造高精度分析解的方案。围绕空间目标探测与识别开展了空间目标动力学理论研究等工作,积极服务于国家各项空间与航天任务中,如提出的“轨道交会处误差适应的快速准确筛选方法”已成功用于神舟飞船、嫦娥等的空间碎片监测预警任务。

在天体测量和时间服务工作中,我国天文学家利用脉泽源和美国的甚长基线干涉阵(VLBA),测得了银河系英仙臂中一个脉泽源的距离为6400光年,误差2%,大大提高了三角视差的可测距离和精度,解决了关于英仙臂距离的争议,该项观测结果作为封面论文发表在Science上;国家标准时间UTC(NTSC)继续跻身国际前四名的先进行列。铯束磁选态原子钟、光抽运铯束原子钟、新型星载原子钟、芯片原子钟、光学频率原子钟以及空间站冷原子钟的研制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我们还非常及时抓住我国在南极冰穹A建内陆科考站的时机,开辟了南极内陆天文科考新领域和南极准空间天文观测新平台。通过自主研制和国际合作,CSTAR、AST3等望远镜和一批选址仪器已陆续在冰穹A开始观测并获得观测结果。

在天文教育、天文学史、天文出版、名词审定等方面,我国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科普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我国天文界成功地组织了大规模的日全食观测和天文科普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展望未来,从现在到中国天文学会成立100周年的十年期间,我们期望上述已建成和正在研制的大设备都投入运行并取得大批成果;希望目前提出和正在争取的天文大设备,如:20-30米极大光学红外望远镜、全可动110米射电望远镜、4米大口径太阳望远镜、南极2.5米的光学红外和5米THz望远镜、南天LAMOST、 X射线时变与偏振探测卫星(XTP)、空间长毫米波VLBI阵等能成功立项且部分建成;希望我国在天文理论方面有重要进展,在观测方面有新的发现,在仪器研制的同时推动高技术的大发展。

在庆祝中国天文学会成立90周年之时,回顾过去,我们深深地感到这十年是我国天文学走向繁荣的十年。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我国尽早由一个天文大国发展成为一个天文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