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1-07-25 【字号: 小中 大 】
1. 概况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是最主要的国际天文学家组织,成立于1919年,现有会员8000多名,我国(指大陆部分,下同)有296名。每三年举行一次大会,本次是第25届大会,2003年7月13日至26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全世界约有1950名天文学家参加了这次大会,其中我国有89名。
中国天文学会代表团组成: 国家代表 苏定强,提名委员 廖新浩,财务委员 严俊(后因严俊未能参加会议,请甘为群代); 代表团顾问 叶叔华、方成,团长 苏定强,副团长 严俊。
会议期间我国代表基本上都认真参加会议和各项活动,20多位我国代表并利用7月19、20日双休日和会后参观访问了澳大利亚的主要天文机构。
本次大会科学方面包括6个Symposium:S216,S217,S218,S219,S220,S221;21个Joint Discussion JD01-JD21;4个Special Session 1-4以及一些Division,Commission & Working Group科学会议。除科学会议外,大会期间还有很多工作会议。
会议期间有三个特邀的大会演讲:
1.Gamma-Ray Bursts by S.Kulkarni
2.The Formation of Our Galaxy by K. Freeman
3.From Molecules to Planets:A Milky Way Dreaming by E. van Dishoeck
6个Symposium 全部是天体物理方面的,其中三个是有关星系宇宙学方面的;21个Joint Discussion 除JD16 属天体测量外,也都是天体物理方面的,3个大会演讲也是天体物理方面的,充分说明天体物理是当今天文学压倒性的主流,除了星系宇宙学,未来的天文大设备,高能天体物理,恒星、行星形成,太阳系探测和太阳系外行星的探测都是这次会议的重点、热点,太阳物理也有相当的份额,这些对我国天文队伍的结构和我国天文学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2. 较详细的学术情况和我国学者的表现:
(1)星系宇宙学 刚完成的2dF星系巡天(25万个星系光谱)和类星体巡天,引起天文界的关注。SDSS最近公布的第一批观测数据(DRI)以及微波背景各向异性的观测资料(WMAP),这些一流的观测资料结合在一起,科学家描绘出宇宙演化的一幅一致而清晰的图像。今天宇宙学发展到了一个被称之为“精确宇宙学”的新阶段。暗能量暗物质的模型得到了大量观测资料的支持。关于星系形成和演化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数以几十万计的星系光谱和百万计的精确的CCD多色测光资料(from SDSS),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会上争论的焦点大多在宇宙结构的起源,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物理性质方面。
总的说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与国外有很大差距,但在某些方面已出现一些亮点:1)上海天文台马普小组的研究工作被至少四个大会邀请报告详细综述,特别是Primack在其30分钟的报告中,用了近10分钟的时间讲解了该小组最近有关盘星系角动量的工作,并称该工作为解决星系角动量难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机制;2)景益鹏在S220大会上作了题为“What X-rays tell us dark matter halo shapes”的邀请报告,并作为Panelist组织了题为“How serious are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cold dark matter? The shapes and extent of dark halos” 的session辩论;3)候金良和夏晓阳分别在S217大会上作了口头报告。这说明我国星系形成研究在最近几年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4)从SDSS 和2dF对星系宇宙学作出的突出贡献, 联想到我国的大科学工程LAMOST完成后将会是非常有意义的。
(2) 当前国际上正在预研一批天文大设备,如30-100米口径的巨型地面望远镜(GSMT,CELT,OWL等),下一代空间望远镜(6.5m JWST等),空间太阳系外行星探测设备(TPF,Darwin等),巨型射电望远镜(阵)(ALMA,SKA等),未来的天文研究特别是星系宇宙学、恒星形成、太阳系外行星探测等前沿课题主要将依靠这些设备,如果我国不研制也不参与国际合作研制,将来我国的天文学研究将无法进行。
第一个有关未来大设备的会是JD08“Large Telescopes and Virtual Observatory:Visions for the Future” ,这个会共两天,苏定强是两位Co-Chair之一,负责Large Telescopes部分(7月17日第一天的会), 并具体担任Session 2 的主席,这天共有7个邀请报告,包括天文目标和主要的未来大项目,最后苏定强作了小结。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台长,美国国家光学天文台(NOAO)台长,SPIE前主席,两位IAU前秘书长都参加了会议,对这些大项目极为重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艾国祥台长也参加了Session 1的会议。第二个会是7月22日的Working Group on Future Large Scale Facilities。第三个会是7月23日举行的澳大利亚天文工业日(澳大利亚天文界为吸引工业界参与天文大设备而举行的),同样有许多IAU领导和大天文台的台长参加了第二和第三个会议,参加第三个会议的还有一些澳大利亚官员。
现在有一种观点:人类已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些大设备就是天文学上的工业革命。
有两件事要特别提一下:三次会议,三位不同的报告人,每一位在讲到SKA时,都首先介绍中国的方案FAST,并放出FAST的图片,7月21日大会出的报纸介绍SKA时,第一张照片也是FAST。另一件是:有一个未来大项目是南极望远镜,在会下我们见到了一个澳大利亚天文学家提出的16米南极望远镜方案,它就是以LAMOST为蓝本的,并以一整页的篇幅刊载了LAMOST的图。
(3)与太阳物理有关的有S219和JD03,JD07, JD12四个会,我国约有20位代表参加了这些会 。S219 Stars as Suns:Activity,Evolution,and Planets,把恒星、行星和太阳联系在一起,新颖、广泛,从太阳上的微小耀斑到恒星中的行星系统。方成在S219上有一个口头报告。张洪起、田莉荣、汪景琇在JD03上各有一个口头报告。汪景琇是JD07的SOC成员,张军在JD07上有一个口头报告。
(4) 行星彗星方面有S219,JD02,JD14,SPS1和Working Group“Astronomy from the Moon”,太阳系探测仍是这方面的前沿课题,我国与国际水平有很大差距,但在一些领域这种差别正在缩小。倪维斗等提出,并在会议上与国外同行交流的单飞行器激光天文动力学(ASTROD-Ⅰ)空间计划概念与NASA和ESA正在进行的LISA空间计划各有所长,受到国外同行的重视。
叶叔华在Working Group“Astronomy from the Moon”会上报告了她和欧阳自远合作的“中国探月计划”,内容为2005年的测月试验项目和仪器设备等,报告与讨论共15分钟,得到热烈鼓掌。对中国的测月试验项目较多,表示有兴趣和支持。
(5) 虚拟天文台(VO)是一套基于互联网的天文研究基础设施,诣在实现世界范围内主要天文研究资源的无缝透明融合,VO将使天文学研究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成为开创“天文发现新时代”的关键之一。1999年VO的概念首次提出,2002年6月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IVOA)成立,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002年初提出了开发中国虚拟天文台的设想,2002年10月China-VO成为IVOA的成员。
JD08的第二部分(第二天的会)就是虚拟天文台,随后在悉尼又召开了IVOA会议,我国赵永恒、崔辰州参加了这两个会。建议我国有关方面重视这个新方向。
(6) 天体测量已不是当前天文学的热点,但它是天文学的基础之一,我国老一辈天文学家在这方面取得过突出的成绩,金文敬并当选为Commission 8的主席,这次她也是JD16的SOC成员。但现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萎缩,恐怕仍当有极少数几位优秀的中青年天文学家去继续这方面的工作。
此外,我国天文学家彭秋和,徐仁新,韩占文,王晓峰,俞志尧,徐振韬分别在S218, S218,JD05,JD05,JD21和IAU Commission 41/ Interunion Commission for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上各有一个口头报告。 刘次沅是IAU Commission 41/ Interunion Commission for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的SOC成员。
许多中国天文学家反映参加这次大会,了解到了天文学的最新进展和世界各国的动向,学到了很多新东西,与国外学者作了很多讨论、交流,也谈了合作意向,收益非浅。
这次大会也让我们充分看到了我国天文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这次大会,6个Symposium和21个Joint Discussion,共有约226个邀请报告,约559个其它口头报告,中国天文学家只有一人被请做邀请报告, 12人做其它口头报告。这些会,共有约350位SOC成员,包括约50位主席,其中只有三位是中国天文学家,一位担任主席。当然,中国天文学家的poster文章是很多的。出现以上情况,部分出自有些外国学者对我们不公,部分出自有些中国天文学家没有投稿,但不管怎样我们应该承认中国天文学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高水平的成果太少了。
3. 关于申办2009年IAU第27届大会事
经过领导批准和认真的准备,2002年12月中国天文学会向IAU正式递交了2009年在中国上海举办IAU第27届大会的申办书,这个申请得到了我国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政府、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我国1935年就加入IAU,将近70年还从未在我国(包括台湾、港、澳)举行过IAU大会,上海完全有条件承办这样的大会,2009年7月22日在上海并可看到罕见的日全食。这次申办是中国天文学会上一届理事会提出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特别是前台长赵君亮和宋国玄等同志做了大量工作。国家自然科基金委并拨了二十万元专款支持这项工作。
申办2009年IAU第27届大会的一共有四个城市、国家,它们是:Rio de Janeiro (Brazil),Quebec City (Canada),Shanghai (China)和Honolulu HI (USA)。
答辩是7月15日上午在IAU执委会(EC)扩大会议上进行的,我国进场的是苏定强、张双南、赵君亮、宋国玄四人,由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张双南主讲,他准备充分,英语流畅,讲得很好,讲完后获得了热烈的掌声,离开会场时IAU主席Pacini一直送我们到会场门口并和张双南握手分别。
7月24日上午IAU EC开会最后决定主办27届大会的国家、城市。中午12点50分会议刚散,苏定强见到IAU主席Pacini走出来,即迎上前去,他一见苏定强就说“很抱歉,最后通过的是巴西,我也正要找你,我们找一个地方坐下来谈”,坐下后,他说:“这次主要是考虑地理分布,最后给了巴西”,苏说:“中国1935年就加入IAU,将近七十年了,还从未在中国举行过一次大会,这次是第一次申请就没有成功,太遗憾了”,他说:“是的,所以会上争论得很激烈,最后中国只差了一票”。Pacini还谈到:“会上还有人说上海太热,不像悉尼,巴西凉爽”,苏说:“会场、旅馆都有空调,这个理由不对”,他说:“我也没有办法,我确实很抱歉”,他劝我们申办再下一届的大会。看来Pacini教授本人确实是真诚的、友好的。谈话结束后,过了一会苏定强遇见IAU上一任秘书长(现在是IAU EC顾问)Andersen,他说:“主要是因为1997年在日本(亚洲)举行过IAU大会,所以这次通过了巴西”,他劝我们申办再下一届大会。
在24日下午的闭幕会上,Pacini教授的讲话与中午有一点不同,他说有四个国家和城市申办27届大会,考虑到天文学的发展和地理分布,最后定了巴西。中国天文学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很可能与申办没有成功也有关(但也不能过于强调这一点,因为天文强国美国和加拿大也未申办成功)。至于是否申办2012年IAU第28届大会,建议在下一次中国天文学会理事会上讨论。
4.中国天文学家在IAU中的任职
这次会上中国天文学家方成当选为IAU副主席,这是继叶叔华之后,第二位我国天文学家获此殊荣。南仁东当选为Division 10和Commission 40的副主席(三年后他将成为主席),我国天文学家被选为Division副主席,这是第一次。另据不完全消息:我国天文学家赵永恒,崔向群,汪景琇,黄 珹,翟造成继续连任Commission 5, 9, 10,19, 31的组委, 周済林,甘为群,马月华新当选为Commission 7,12,15的组委。我国推荐的59名新会员,全部为IAU所接受。这些都是好消息。
在IAU第25届大会期间,我国天文学家金文敬是Commission 8的主席,苏定强是Commission 9的主席,苏主持了Commission 9的工作会议。金文敬和苏定强是2000年IAU第24届大会结束后开始上任的,工作了三年,在IAU第25届大会闭幕后,现在他们都已卸任了。
5.其它需要说明的事
这次IAU修改章程,按照ICSU的新定义,今后将采用National Member一词代替原用的Country/ Region 和Adhering Organisation 两词。苏定强起先曾担心会出现两个中国的问题,在7月14日下午国家代表会议上发言,不赞成这样改。后来,经过向IAU EC顾问、前任秘书长Andersen详细了解:这是ICSU定义的,National Member表示的是该国家的组织,并不是国家,他说这事肯定是经过中国科协同意的,且IAU与中国原有的协议:中国大陆用China Nanjing,中国台湾用China Taipei 不变。在第二天晚开幕式国家代表关于修改章程的表决中,苏定强投了赞成票。
7月14日下午这件事出现后,当晚苏定强与远在北京的王绶琯先生通了电话,当天深夜又与代表团顾问叶叔华先生通了电话,第二天早晨与Andersen谈话时又请了崔向群,她英语非常好,以便准确理解Andersen的话。在弄清情况后苏才投了赞成票。
这次开会,廖新浩担任提名委员,甘为群担任财务委员,分别参加了IAU这方面的工作会议,认真地完成了他们的职责。
7月22日中国天文学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在悉尼会议中心前合影留念,可惜部份代表已先期离澳。
IAU第26届(下一届)大会将于2006年8月14日至25日在捷克布拉格举行。
这次开会,正在澳大利亚ATNF做博士后的王娜,对来自国内的代表十分关心,为大家做了很多事,在此向她表示感谢。
叶叔华、方成、崔向群、甘为群、褚耀泉、景益鹏、张双南、王正明、赵永恒、李广宇、马月华为本总结提供了各方面的材料,特此说明并向他们表示感谢!
苏定强
2003年9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