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动态
 
图片新闻
综合新闻
学会动态
 
学会动态
中国天文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5-10-23     【字号:

2015年10月19日,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承办的中国天文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天文单位的领导以及750余位专家学者、相关专业的学生共同出席。学术年会开幕式由中国天文学会秘书长杨戟主持。

中国天文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顾问崔向群院士、南京大学方成院士、清华大学李惕碚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副主任董国轩、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党委书记陈晓林、天文系主任刘富坤,以及来自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南非天文台、南非SKA科学委员会代表团的嘉宾出席开幕式。

中国天文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开幕式现场

中国天文学会秘书长杨戟主持学术年会开幕式

中国天文学会十三届理事会理事长武向平院士代表中国天文学会对出席年会的嘉宾表示欢迎。他说,北京大学与中国天文学会的关系源远流长,92年前,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就出任了中国天文学会第一届年会理事长。半个世纪以来,北大天文学者为中国天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许多天文科研骨干和优秀人才,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依托我国经济的强大动力,中国天文学研究也随着一批大型科研设备的相继建成,进入了一个综合发展的新时期。除了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和65米射电望远镜等大中型设备的投入使用,今年年底暗物质探测卫星就要发射升空,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入轨指日可待,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明年也将竣工,中国天文学家已经制定了占领南极制高点开拓新视野的宏伟蓝图,在立足国内开展科学研究基础上,积极参加众多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武向平指出,伴随大设备和对天文学人才的迫切需求,我们要以追求卓越科学为目的,以建设重大设备为基础,以培养高端人才为核心,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里,创造中国天文学研究的新辉煌,树立中国天文学研究的国际新形象。

中国天文学会十三届理事会理事长武向平院士致辞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杰代表学校,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多年来支持北京大学天文学科发展的兄弟单位和各位同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北大天文学科设立已有55年的历史,得到了全国天文界的大力支持,一代又一代的北大师生努力奋斗,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为中国天文学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006年,学校与美国科维理基金会签署合同,共同创建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KIAA-PKU)。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施行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运行机制,并与天文学系在各方面密切合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他指出,科维理研究所已经成为我国在天文学领域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同时极大提升了中国天文学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北大天文学科师生与国内外天文学家合作,不仅在利用包括国家大科学装置在内的我国现有天文设备开展科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发现,而且在使用国外天文设备以及规划和建设国内外未来大型天文望远镜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次会议的召开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天文学科的发展,也是加深北大与国内各兄弟单位密切合作,促进北大天文学科进一步发展的一个良好机遇。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杰致辞

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何子山在讲话中希望通过此次天文学术年会的举办,将北大天文学科介绍给同行。他说,在北大,天文学还是一个很年轻的学科,从北大天文学系建立到今天仅仅15年,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才8岁,作为一个新建立的国际化的研究机构,科维理研究所还没有被广为熟知。他还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表达对各位同仁的感激之情,感谢大家长久以来对研究所的支持。尽管近年来北大天文学科尤其是科维理研究所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研究所仍然很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研究所将积极与国内天文学界和兄弟院校建立联系,开展合作。何子山表示,中国有世界上最出众的学生,这些杰出的后备来自于全国各地,这是我们的重要优势。现在我国的青年才俊有更多的机会出国深造,在毕业后他们选择归国,为国家的美好前景作出自己的贡献。他坚信我们国家已经能在社会各个领域尤其是科学领域,在最高标准、最高水平上展开国际竞争。他希望国内天文界同仁依靠对理解宇宙壮美的无限热忱,在天文学领域做到最好,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共同的责任和毕生的信念。

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何子山致辞

开幕式上还颁发了中国天文学会第五届黄授书奖,该奖项是为纪念黄授书先生促进中国天文学的发展,鼓励并表彰在天文研究中取得突出成果的年轻天文学家特别设立的。第五届黄授书奖授予清华大学物理系、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教授王晓锋,以表彰其在超新星观测研究、超新星宇宙学应用以及时域天文学等方面取得了有显著国际影响力的成果;授予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程鑫,以表彰其在太阳爆发现象的观测特征和爆发机制方面研究取得的突出成果。南京大学方成院士、清华大学李惕碚院士为获奖者颁奖。

中国天文学会第五届黄授书奖获奖者与颁奖嘉宾合影

中国天文学会为鼓励并表彰在天体物理研究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天文学家,促进中国天文学发展,特设立了中国天文学会黄润乾天体物理基础研究奖。第一届黄润乾天体物理基础研究奖决定授予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教授景益鹏,以表彰其在宇宙结构数值模拟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授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教授吴学兵,以表彰其在类星体与活动星系核、黑洞吸积理论等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中国天文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顾问崔向群院士、第十三届理事会理事长武向平院士为获奖者颁奖。

第一届黄润乾天体物理基础研究奖获奖者与颁奖嘉宾合影

开幕式后各相关领域专家共报告了12篇精彩的大会特邀报告。本次学术年会为期三天,在射电天文;太阳、行星;恒星与银河系;天文仪器、时间与频率;天体力学与卫星动力、天体测量;空间天文和高能天体物理;星系、宇宙学;天文学史、教育与科普等领域组织了8个分会场,开展报告交流和讨论。本次年会共交流口头报告316篇,张贴报告31篇,编辑年会报告摘要集一册。

为加强高校的天文科普宣传,中国天文学会特邀北京大学林潮教授做题为“寻找太阳系外的行星与生命”的高级科普报告。

2015年学术年会大会特邀报告:

1、题目:超新星爆发多样性及其前身星性质。报告人:清华大学王晓锋。

2、题目:太阳大气中的“绳子”:日冕物质抛射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报告人:南京大学程鑫。

3、题目:发现宇宙早期质量最大的黑洞。报告人:北京大学吴学兵。

4、题目:宇宙结构的成线排列。报告人:上海交通大学景益鹏。

5、题目:伽玛射线暴与相关物理过程的最新研究。报告人:南京大学戴子高。

6、题目:南极天文台进展。报告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杨戟。

7、题目: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及其高分辨率观测。报告人: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刘忠。

8、题目:高红移星系的观测研究:现状与未来。报告人: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黄家声。

9、题目:FAST早期科学计划和运行准备。报告人: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李菂。

10、题目:极高吸积率状态下的黑洞吸积系统的观测。报告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建民。

11、题目:嫦娥二号探测Toutatis小行星科学成果与我国小行星深空探测科学目标。报告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季江徽。

12、题目:双星演化及应用。报告人:中科院云南天文台陈雪飞。

中国天文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充分反映了近年来在中国天文学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有力的推动了国内天文学术交流和高校天文科普宣传活动,尤其是在促进科研院所与大学在天文研究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全面合作与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影下载(点击鼠标右键,另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