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简史
天文学会大事记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1     【字号:

19125

民国政府教育部设立中央观象台,接收清政府钦天监外署(泡子河观象台)作为台址。

1912

民国政府接管清政府所属的军谘府改组为参谋本部。对军谘府所属创设不久的陆军测量总局和陆军测量学堂(后改称学校)充实人员、设备,在三角科中培养一批实用天文人才。

1915

中央观象台天文工作者筹组天文学会,先以中国天文学会名义出版《观象丛报》,希望能扩大学术影响,引起重视,从读者中发现、培养和吸收会员。

19221030

中国天文学会正式成立,在北京中央观象台召开成立大会,会上选举了以高鲁为会长,秦汾为副会长的第一届评议会,按月举行演讲、学术报告。

1923

中国天文学会接受捐助,设立“隐名奖金”,奖励天文科普作品。

19231028

中国天文学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年会,宣读了论文2篇,选举第二届评议会。

1924

民国政府接管了原由德国建立的青岛天测所,改名为青岛观象台。

19252

中国天文学会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年会,选举第三届评议会。

1925

中国天文学会接受已故名誉会员柯鸿年捐助,设立“淡园奖金”,资助出席国际天文联合会(IAU)的旅差费用和奖励研究中国古代天文著作的奖金。

19257

中国天文学会委派张云列席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天文联合会。

19251025-27

中国天文学会在北京举行第三届年会,宣读论文3篇,选举第四届评议会。

1926

    原广州中山大学设立数学天文系。

19261031

中国天文学会在北京举行第四届年会,选举第五届评议会。

19275

南京国民政府在教育行政委员会下设立时政委员会,负责编制历书工作。

19278

南京民国政府撤销教育行政委员会,另立大学院,管理全国教育行政,并主管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下设立各研究机构,其中之一是观象台筹备委员会,并将原时政委员会也并入其内。

1927

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参谋本部,接管原江苏省陆军测量局,改组为陆地测量总局。先在局内设立测量学校,后来又设立天文观测所。

1927年秋

中国天文学会在南京设立通讯处。不久,秘书处也迁往南京。

1927年冬

“隐名奖金”第一次授奖,得奖者为常福元(因其所制盖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