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1 【字号: 小中 大 】
迎接香港回归,中国天文学会在香港举办了“廿一世纪中华天文学研讨会”。除大陆、台湾、香港外,还有来白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日本、越南等国的中华同仁共180人出席了会议。
中国天文学会组团出席了在韩国釜山召开的“IAU第七次亚太地区天文会议”。
由紫金山天文台与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合作研制的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通过中国科学院院级鉴定。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十届国际激光测距仪器会议”在上海召开。
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基于60公分望远镜完成的超新星巡天系统通过验收。
由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北京天文台、自动化所共同研制的2.16米光学天文望远镜经过七年的运行,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通过了鉴定。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天文学会组团286人,参加了在黑龙江漠河举办的1997中国黑龙江日全食和彗星观测活动。
1997年4月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建议书为国家计委批复,随后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批复,并投资建设。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并题词:“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社会”。
“第二届海峡两岸天文推广教育研讨会”在苏州召开。125人出席了会议,其中台湾地区代表62人。
中国天文学会组团参加了在日本京都举办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二十三届大会。中国天文学会代表团62人参加了会议。艾国祥同志当选为第10专业委员会主席,金文敬、苏定强分别当选为第8和第9专业委员会副主席。
第十一次郭守敬天体物理暑期讲习班(激变星和双星演化)在安徽合肥召开。
1997年10月
“八·五”国家攀登计划“天体剧烈活动的多波段观测和研究”项目通过中国科学院验收。
1997年10月
南京大学孙义燧教授和高能物理所李惕培研究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8年1月
“九·五”国家攀登计划“天体剧烈活动的多波段观测和研究”项目立项。首席科学家为:熊大闰、方成。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北京天文台怀柔站,并题词:“发展空间天文,探索宇宙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