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1 【字号: 小中 大 】
1977年
《天文普及年历》(紫金山天文台和北京天文馆编)正式出版。
1977年4月
在南京举办了广义相对论讨论班。
1977年4月
在北京召开了“极坐标原点系统(JYD)”的鉴定会,国家测绘部门正式接受使用。
1977年8月6-20日
中国科学院在黄山举行天体物理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37个单位,127人,宣读论文96篇,调研报告10篇。
1977年9月
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全国自然科学学科规划会议,制订1978~1985年全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我国天文界各单位代表60余人,对我国天文学的发展进行了协商安排,制订了相应的发展规划。
1978年
撤消青岛观象台。
1978年8月29-
中国天文学会在上海举行了第三届(累计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202人,列席34人,收到工作报告和论文213篇,选举产生第三届理事会,并讨论决定设立学术委员会(下设10个专业组)、普及委员会和《天文学报》编委会等机构。
1978年11月
中山大学受中国科学院委托在广州举办全国引力理论及相对论天体物理讨论会,30余个单位的60余名代表与会,交流学术论文30余篇。
1978年12月8-26日
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地球动力学专业组在上海举行天文地球动力学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到会代表70人,宣读论文48篇。
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程茂兰在北京逝世。
1979年2月21-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天文学科组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天文台站、天文系(专业)的天文工作者和领导约60人。
1979年3月
中国科学院在厦门召开第二次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成果交流会,51个单位的90名科技史工作者与会,交流学术论文67篇,并对中国天文学史今后某些方面的工作安排进行了协商。
1979年4月15-
中国天文学会委托南京大学天文系在南京举办了高能天体物理讨论班,出席单位21个,人数57人,探讨高能物理与天体物理相结合开拓跨学科新领域的课题,并举办基本粒子基础理论讲座十五讲。
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戴文赛在南京逝世。
1979年8月9-23日
中国天文学会委托张钰哲、赵先孜、叶叔华、洪斯溢、易照华、朱进宁去加拿大蒙特利尔与国际天文联合会谈判恢复我会会籍问题。
|